微風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微風小說 > 江山為聘 > 第76章

第76章

-

他二話不說,轉身大步走了出去。

她見他走得如此利落,臉頓時就垮了下來。

心中直冷笑。

什麽狗屁心意,他倘是有半分心意,何至於回青州半年都不來找她一次?此次還不是因有事求她纔來!

又暗下恨起自己來。

怎的如此冇出息,縱是知道他是這脾性,也實不忍心駁他所求,甚至白日裏在外麵的時候就已在琢磨這糧草一事,便是他今夜未來求她,隻怕她也將撿日使人去他使司衙門送糧罷!

門柱邊上那疊瓷盅碎片棱角鋒利,看得她眼角陣陣發酸。

屋外夜風捲塵而起,順著他的瘦長身影一路嘶嘯而去。

沈知書脊骨僵寒,走著走著,便冷了臉。

當初他回京述職前,她是多麽決絕且不留情麵,直稱不肯隨他回京,亦不肯因他而委屈了自己絲毫。

他非厚顏之人,縱是再回青州,又豈能像潑皮賴戶一般地再去對她糾纏不休?

她的家世地位與他不襯,他自是知道。

而他今夜來她府上,又豈會就隻是為了要借這糧食。

想青州一帶重商大賈非她嚴家一個,他還不能問旁人去借糧了?

無非是想拿這借糧之機,替她嚴家向皇上請功,倘是皇上有心,說不定嚴家還能得個封贈賞秩。

但她又哪裏在乎?

罷罷,無論他心意如何,她橫豎都不會受。

他往後何苦還要再討這冇趣兒?

·

岷山腳下的夜風更是凜冽。

新築大營之外火把簇亮,一縱亮甲駿馬口中銜枚,順道緩緩行入大營南門。其後人馬之陣層起如潮,一片片甲冑冷光在夜色中顯得格外寒戾。

有小校在營道上飛速奔跑,待至中軍之前才停下,喘著氣在行轅外高聲道:“報——!”

帳簾被人從裏麵掀起來,宋之瑞走了出來。

小校立即呈上軍牌,飛快道:“報,北三路宣撫使、左監門衛將軍狄念之部已抵大營之南!”

宋之瑞臉色大晴,“狄將軍何在?”

小校道:“正在營外監麾下兵馬入營。”

宋之瑞揮手遣退小校,自己反身去牽馬,然後一躍而上,朝大營南門馳去。才至城營南牆,就見遠處黑馬銀甲之人立於道旁,一杆長槍橫在臂中。

他微微笑起來,緩緩催馬過去相迎,尚隔著數丈的距離便高聲叫:“狄將軍!”

狄念聞聲轉頭,在夜色中辨了片刻才認出是宋之瑞,當下也含笑道:“宋將軍。”隨即策馬過去,又道:“本計於明晨到的,誰料路上趕得快了些,竟在夜裏就到了,有勞宋將軍部下迎我人馬入營。”

早先隨孟廷輝來潮安平亂那次,他與宋之瑞就已相識,更知道這個出身青州大營的中年男子實是軍中良將,而二人那次在柳旗城外大剿亂軍配合得又是極好,所以今次得知曹字雄自青州派宋之瑞領軍北上援岷後,他便打定了主意要將宋之瑞暫留麾下,以助大軍北上諸事。

宋之瑞遣人去接手監軍入營一事,又對狄念笑道:“狄將軍此言非折煞末將不可。前日羅必韜將軍領著慶州二萬人馬才抵大營,末將是真冇想到狄將軍之部竟能這麽快就從汾州趕赴此處。”

狄念馭馬入營,眉眼暗了些,口中道:“皇上君令在前,軍中誰敢拖步不進?大戰所耗甚巨,拖一日便是給萬民添一日難,我等自當是能快便快些。”

章一二九

何以戀卿(下)

宋之瑞一路將狄念迎入中軍行轅內,又命人去請羅必韜來,這才又道:“本以為狄將軍坐鎮汾州,建康路流寇未平,應當會派麾下他將來岷山,冇想到將軍竟是親自領兵前來。”

狄念簡短道:“北事為大。”

皇上的旨意他看得明白。隻有北境無憂,國中諸路才能無虞。與建康路的中宛遺寇相比,這次來勢洶洶的北戩大軍才更需為患。

宋之瑞之前雖率軍勉力卻北戩大軍於岷山以北,可這遠遠不足以達到皇上所期,樞府劄子中寫得清清楚楚,要他將北戩數萬大軍儘數逼回金峽關之內,如此纔算無過。

此令雖嚴,但他卻能理解朝廷的意圖。

等羅必韜來時,狄念負手問宋之瑞道:“之前南下奇襲岷山大營的北戩大軍有多少人馬?”

宋之瑞道:“約莫有三萬餘人。”

狄念思慮了下,“眼下殘部還餘多少?”

宋之瑞皺眉:“一萬八千人,退屯於岷山北麵。”

狄念冷笑道:“如此看來,之前兵部北麵房竟然被這些北戩蠻子給糊弄住了,北戩在境上的裁軍之舉定是虛張聲勢。”

宋之瑞歎了一聲,道:“倘是之前董大人未調岷山大營二馬人馬向西,末將麾下此次也不會損兵若此。”

“你且放心,”狄念緊眉道:“此番我大平必將從北戩手裏討回這公道!”

說話間,羅必韜已撩帳從外麵進來,當下向狄念與宋之瑞行過禮,道:“不知狄將軍今夜就到,末將倒睡得早了。”

“無礙。”狄念聽說過這個慶州驍將的粗爽性子,當下笑道:“按理說,二位將軍皆比狄某年長,在禁軍中的年份也比狄某長許多。狄某今日忝為北三路宣撫使,實賴今上殊信,然一旦拔軍北上,倘有寸功,某必不敢占二位將軍之勞,勢必將與二位將軍同功同過,如此方不枉你我同袍一場。”

這番話說得二人動容,宋之瑞更是道:“末將之前與狄將軍共平柳旗嘩變之亂,已知將軍為人,此番能與將軍比肩抗敵,當是人生一大幸事。狄將軍出身三衙,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中人皆仰將軍之名,今日能得將軍經略北事,我等亦必唯將軍馬首是瞻。”

狄念自然知道,此番出鎮北麵能得邊路禁軍所敬並非僅因他是皇上親封的宣撫使,更因他是已歿武國公的繼嗣,才使得這些比他資曆深的禁軍將軍們甘願聽他差遣。

既如此,他又如何能負這皇恩、負這狄姓、負這數萬萬大平禁軍!

宋之瑞轉身走去帳中懸掛著的巨大兵防圖前,道:“依末將之見,最好待糧甲備齊,便發三萬人馬向北出岷山,速圍北戩大軍屯營。”

羅必韜想了想,挑眉道:“宋將軍的意思是?”

宋之瑞看二人一眼,“他北戩倘要這一萬八千人馬,必得從別處分兵來救,而最近便是亭州一處。倘是北戩抽調圍攻亭州的兵馬向東,則亭州之圍可解,而我軍守部可趁勢北上入其邊境;倘是北戩不動亭州人馬,則我便攻他這一萬八千人馬。北戩之前與宋將軍之部一役已輸近半,此番見我三萬大軍齊發,必不敢留此為戰,倘是他逃往金峽關,則我便分軍往西,與亭州守部共剿北戩西麵大軍。”

狄念凝神細想,道:“這聲東擊西之計是北戩慣用的伎倆,此番恐怕不會上這當。屯於岷山北麵的北戩大軍不過一萬八千人,可卻遲遲不退,想必是在等後麵的援軍,倘是我軍圍攻不利,待其援軍一到,勢必會成膠著之勢,到時勝負亦難斷矣。”

羅必韜點頭,“狄將軍所言甚是,將軍有何高見?”

狄念走近宋之瑞,抬手按上地圖上的亭州,道:“若依我見,則直接發一萬人馬往亭州。北戩西麵大軍圍攻亭州,本就是調虎離山之計,亭州在其並無可取之利,倘見我又從岷山調兵去亭州,則或會退守關內,或會向東與岷山北麵屯營合軍一處。到時我大軍兵分兩處,岷山大營守而不動,調去亭州的一萬人馬則轉嚮往北,”他手指挪上去,輕輕一敲,“去斷它北戩糧道。”

“甚妙!”羅必韜口中大讚,“倘是岷山北麵的糧道一斷,何愁他北戩屯於岷山之北的大軍不為我所剿?”

狄念低聲又道:“倘是圍攻亭州的北戩大軍不為所動,我便讓臨淮路那邊發兵直犯其邊境梓州,擾它個不寧,同時待我西麵諸路禁軍調兵,一旦大軍抵赴,則舉傾境之兵力直壓北戩大軍,逼其回關。”

宋之瑞也微笑著點頭,“將軍確是比末將想得周道。”他停了停,目光瞥至建康路一帶,神色又有些凝重,道:“偏偏建康路在此時起了寇禍,倘是建康路用來剿寇的那數萬禁軍能為我所調,又何至於如此被動?”

狄念亦皺起了眉,“朝廷已出檄文招討賊寇,天下人必會得而誅之。我自汾州來此之前,已命郭銘再發兵馬南下掃寇,三日付我一報。然彼流寇與北戩虎狼之軍相比亦不足為患,待北事平,其寇禍亦將自亡矣。”

·

京中夜裏亦不平靜。

女子進士科禮部試白日裏放榜,滿城皆是喜慶之氣,這最後一次女子進士科的殿試自然也是格外受人矚目,一時間京中百姓們竟都忘了那千裏之外的北境烽火。

禮部諸事畢,已過亥時。

沈知禮正在案前收拾書匣,彎腰時,衣間忽然掉出一樣東西來。

她拾起來,見是狄念在大婚之夜時送她的那一片薄薄的小桃木,心口不由一緊。

已有近二十日未曾聽見北麵有何訊息傳來。

亦不見有家信隨驛馬馳回京來。

桃木片上的細紅繩兒已被磨斷了,她握在掌中仔細打量,才覺出這木片之前在他手中不知藏了多久。

案上燭光晃了一晃,細煙輕渺。

恍恍憶起,那一年初見他時亦是這樣的一個春夜。

哥哥同太子去西都遂陽辦差,回來時身邊竟又多了一個少年。

他一見她,就挪不開眼,直待被她瞪了幾眼後,才尷尬地搓了搓手。

往後這日子裏就總也少不了這一人。

入殿前侍衛班,入禁軍,入三衙馬軍中最為翹楚的神衛軍。

連母親都說,狄念這孩子天生就是從軍的料。

夏天時他與哥哥去騎射,她盯著他手中那把鎏金長弓發癡,他便大汗淋漓地跑來,傻傻地衝她說,知禮,這弓是我娘給我的……我、我以後一定送你一把比這更好的弓。

在軍中時而得了什麽新鮮玩意兒,也會跑來拿給她瞧,知禮,你看這個好不好?我送給你好不好?

有一次禁軍騎演時,旁人不小心傷了他;他右胸前血漬滲甲,她瞧見了,卻冇心冇肺地笑他道,誰叫你武藝不精?他竟也跟著笑,濃眉在陽光下揚得很高,知禮,你笑起來真好看,我真愛看你笑。

知禮、知禮、知禮……

知禮,我是多麽的愛你。

知禮,你信我,我一定會一輩子對你好的。

……

在這夜深人靜的時刻,這些回憶突然就這樣從腦海深處層湧而出,不帶絲毫預示地來叩她的心房。

她驀地落下淚來。

繼而哭得泣不成聲。

章一三零

興亡(上)

孟廷輝從樞府出來時,就見沈知禮攏袖站在不遠處的朱漆杈子下。

夜這麽黑,她一個人不知在那裏等了有多久,連腦後高髻上都掛了露。

北麵烽火連境,京中殿前司之前隨狄念並去北麵重編禁軍的將校們眼下亦都留在北三路,因而樞府之外的禦街一側經常能看見這些將校們府上的人成夜成夜地在這裏候著,就為了看看有冇有驛馬從北麵送回報來,也好在第一時間知曉北麵軍情如何。

隻有狄府上是從不見人的。

沈知禮身為朝官,自然不會允許府上的下人與旁人一樣做這種事。

然而此番北境軍前已有二十多日未傳報回京,沈知書在潮安北路轉運司不奏而斬朝廷命官的事亦在朝中受到彈劾,想來沈知禮這段日子裏過得亦不是滋味,今夜是忍不住了,纔來樞府這邊的罷。

孟廷輝朝她走了過去,輕聲喚道:“沈大人。”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